close

我覺得台灣人可以拍拍手的應該是排隊吧!

記得台南好市多開幕以後人潮擁擠,但是到了試吃攤位,不管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阿公阿嬤,卻總是乖乖的自動排成一列縱隊,靜靜的等待試吃品出爐,再默默的一人只拿一份,不推不擠不搶不貪,每每想到這些畫面,總會覺得,台灣人,真的好可愛...

 

 

========================================================

 

和彼岸的距離 想像不到的遠

  • 2012-02-09 01:08
  •  
  • 旺報
  •  
  • 【(Jamicat/福建福州)】

 ▲台灣有許多貼心的公共設施,讓人覺得這個地方的人心思細膩,又很有愛。(Jamicat攝)

 ▲台灣有許多貼心的公共設施,讓人覺得這個地方的人心思細膩,又很有愛。(Jamicat攝)

     記得和台灣的師父說過:「如果有一天,台灣島漂移過來,那麼你家就在我爸媽家的門口,我家就在你爸媽家的門口了。」直線距離250公里,不過是福州到廈門的距離。然而分隔62年,真正的距離又有多遠?在台灣有許多讓我印象深刻的事:

     輕聲細語vs.鴨子路過

     台灣:公共場合聽不到有人大聲喧嘩,公共場合是要輕聲細語的,連大老遠喊人都沒有。問過師父,如果兩個人相隔10幾米遠要喊他過來但又不能大聲喊,那該怎麼辦?師父說:「打電話啊!」原來如此。在捷運裡幾乎聽不到有人在打手機,即使在打聲音也超小聲,更看不到有人為了多播放幾聲刺耳的手機鈴聲而遲遲不接電話。捷運上貼著手機通話禮儀:「輕聲細語,長話短說,簡訊傳送」。

     大陸:這點大陸做得超級爛。打電話像吵架,唯恐全車人聽不見,沒事也要聊上大半小時,山寨手機大聲放著山寨歌曲。小孩哭鬧不停,公共場合小朋友們路過就好似幾萬只鴨子路過一般,令人頭痛不已。這些都是大陸最常見的現象。輕聲細語,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倒不是說所有的地方都必須輕聲細語,但至少在公共場合必須如此,這是對他人的尊重。

     排隊有序vs.親密接觸

     台灣:排隊文化讓人很震撼,電梯上都自覺靠右站,乘車排隊有秩序地上,買東西吃也是排隊,這些倒不算什麼,在展館裡上千人排個S型隊伍沒有隔離的,竟然都不亂。而且排隊時都無需擔心有人插隊,也沒有人會一直貼在你身後推你向前,放心聊天玩手機就好了,很快就輪到你了。

     大陸:電梯靠右站,這倒是在幾個大城市有這麼做了。排隊讓人很糾結,不得不盯緊前方,插隊的人只多不少,排在你身後的人總是做最親密的接觸,你向前一步他再往前一步繼續貼緊你,這真讓人火大。

     禁止吸菸vs.煙霧瀰漫

     台灣:絕對看不到有人隨地吐痰,生病了自覺戴口罩。公共場合不能抽菸,聞不到討厭的菸味。抽菸是可以檢舉揭發的,會被罰款。其實重金罰款還是蠻有效的,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

     大陸:在大陸我最怕的就是,隨地吐痰、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大聲講電話、放惡俗的歌曲、插隊、公共場合抽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大陸任何地方,「啊呸」的聲音此起彼伏。由於我常常被從別人嘴裡飛出來的痰飆到,或者是被唾沫星子飆到,因此對吐痰是極怕也極其敏感。

     在大陸的公共場合,人們打噴嚏也常常不捂嘴,鼻涕噴在你臉上手上或者端的飯菜裡,這都是毫不誇張的事。在大陸的文明城市裡,市中心都還可以看到父母帶小朋友隨地大小便。雖然現在公共場合禁止抽菸,但大家還是照抽不誤,讓人不得不被迫吸二手菸。

     貼心設施vs.掀衣哺乳

     台灣有許多貼心的公共設施,讓人覺得這個地方的人心思細膩,又很有愛。

     台灣:除了男女廁所,另外還設有哺集乳室和親子廁所,是十分注重個人隱私和體貼關懷女性的一項設施。

     在捷運裡拖著行李走的時候,突然有個路人從我身後趕上來和我說,前面有一部電梯,你們可以坐電梯上去。原來那電梯是專門給拖行李的人以及行動不方便的人使用,這樣我們就不必拖著行李去和那麼多人擠台階式的電梯了。而電梯裡的按鍵也很人性化,寫的不僅僅是1、2、B1這種數字,而是寫著「月台層」「大廳層」等字樣,一目了然,並有盲文標識,十分體貼的設計。而那個路人的熱心提醒也令人覺得好窩心。

     大陸:當眾掀衣哺乳以前很常見,現在城市裡也算少了。沒有這些貼心的設施,媽媽們只能帶著小男孩進女廁,或者乾脆隨地大小便。

     歷史建築vs.野蠻強拆

     台灣:建築比較破舊些,大概都是早期建的,但很少遭遇強拆,幾乎要所有業主都簽字同意了才可拆樓。儘管建築老舊,卻有太多的細節與設計而讓你覺得這個城市有多麼舒適。很多老建築都保存得很好,都還在使用中。一個有歷史建築的城市是很不一樣的,你可以看到「過去」,並與之產生連結,時光交錯,是一種多麼微妙的感覺。如果你連「過去」都無法找到,又如何期待「未來」呢?

     大陸:這片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土地,曾經擁有無數美麗的中國古典建築,也有許多精美的殖民建築。原本這些古蹟足已令台灣人羨慕。但非常遺憾的是,這些上千年歷史的建築挺過了無數戰爭,卻挺不過和平年代的推土機。為了經濟發展,為了利益,它們被野蠻強拆。

     在它們灰飛煙滅的土地上,一棟棟相似的高樓拔地而起。一棵棵大樹被攔腰砍斷。到最後,全中國幾乎每一個中小型城市、縣城(除了西部)幾乎都長一模一樣。到處是工地,塵土飛揚。有人說,以前是國破山河在,現在則變成國在山河破!

     中國人喜歡用摩天大樓來顯示經濟實力。但,這有意義嗎?在別人眼裡,充其量只是個沒品的暴發戶而已。

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202090049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想飛的蘇珊 的頭像
    想飛的蘇珊

    如果這裡是峇里島的發呆亭

    想飛的蘇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