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這則新聞好像這兩天常看到,感覺有點泛政治化,有必要弄得故宮的人員好像犯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嗎?
 
這件作品在台灣這麼走紅其實是一件蠻奇特的事情,論年代、藝術價值,翠玉白菜似乎還比不上故宮裡其他唐、宋朝代的書畫、瓷器,但是因為雕琢的工匠極盡巧思,再加上教科書的宣傳,讓翠玉白菜在台灣成為家喻戶曉的古董寵兒。
 
炒新聞的人,不要那麼無聊啦!故宮的人員又不是故意把小蟲蟲的鬚鬚弄斷,殘缺,也屬歷史古董之美,不是嗎?
 
------------------------------------------------------------------------------------------------------------------------------------------
殘缺也屬歷史骨董之美 翠玉白菜斷鬚 無損珍寶藝術價值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 2007/03/28 05:09 記者: 李維菁/台北報導

翠玉白菜小螽斯的觸鬚斷落一小斷,這件台灣大眾最喜歡的故宮明星翠玉白菜有瑕疵。但是,這觸鬚斷了有沒有修補的必要呢?答案是「不需要」。

 

前故宮副院長,現任震旦博物館館長張臨生表示,大家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文物修復的觀念在於「防護重於修復」,意思是維持現有的樣子避免惡化,而破損等歷史痕跡則被視為文物的一部分,也是其藝術性與歷史性的重要元素。

 

張臨生說,以翠玉白菜螽斯的蟲鬚斷了來說,「蟲鬚斷掉的年代那樣久了,加上翠玉白菜本身就是一塊玉,材質要去哪裡找,說要修補,真是沒有必要。」

 

故宮主秘金士先表示,其實故宮的文物有不少都是有缺陷的,像是器物的口沿有小缺角,或是書畫因為年代久遠有所痕跡。故宮的工作就是守護這些書畫文物,讓它們維持在現在既有的狀態上,這是每天都在持續進行中的工作。

 

金士先說,觀察並加以保持維護,不是哪一天或隔多久再一口氣一次處理登記進行修復的。這是博物院常態性的工作,因此不可能會有哪一件文物已經破損到了需要大規模修復才去處理的,院方不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其實不只是故宮,一般收藏油畫等西洋美術的美術館也是一樣。

 

故宮的文物分為書畫、器物以及圖書文獻三大類。故宮文物的修復絕對不委託院外單位或是專家,一律由故宮院內專家處理。其中器物處的維護歸故宮科技室負責,書畫以及圖書文物的修復,則歸書畫處與圖書文獻自身負責。原因是書畫與圖書文獻材料脆弱,不要搬動位置或改變環境。

 

其中,書畫與圖書文獻最是麻煩,尤其是書畫,由於材質多是紙或絹,十分脆弱,更容易受到溫溼度變化發生質變,最是需要細心呵護,像是故宮有名的北宋限展書畫就是因此而來的。書畫類需要常態性的修護,器物類除了銅器之外則不需要太多常態性的修復。

 

張臨生表示,書畫維護的做法經常年的努力,大家都已經達到共識,主要就是將環境營造好,光線以及溫溼度加以控制,盡量不要拿出來展出等。幾乎觀眾欣賞過的故宮每一張知名古老書畫都是經過這樣修護,包括知名的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也不例外。張臨生說:「只要想想人老了要拉皮,書畫老了道理也是一樣的。」

 

書畫每經過一段時間就必須接裱,也就是說將原有的裝裱脫去,重新裝裱。主要是依傳統的古法,先脫底把它蔭乾,用漿糊重新接上重新裱過。重點在於維持原樣,因此修復人員必須要對材料了解,並且手工要穩。

 

器物類的修復則不同。器物類中,其實玉器最不需要擔心,因為它的材質最穩定,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根本不會產生什麼變化。唯一需要常態照顧的是銅器。因為銅器會發生銅器病,要針對不同文物上的銅綠等進行成分分析,加以解決。另外,竹、木器類也比較容易有問題,因為它們的材料是植物性,有可能發生變化,也比較會在意溫溼度。

 

--------------------------------------------------------------------------------------------

 

翠玉白菜蟲鬚何時斷?故宮說明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 2007/03/27 16:50 記者: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翠玉白菜遭到毀損!翠玉白菜是故宮最具人氣的國寶展品,當年從北京故宮遷出,一路南運到台灣據稱都完美無瑕的頂級藝術品,菜葉上面的螽斯左邊一根鬚鬚,斷了一小節,約有一公分缺損。

 

借展回院 傳出發現毀損

 

故宮在2003年12月總統選舉正熱時,在「南北文化平權」的政策下,選了一百多件寶物到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三個月,其中即包括翠玉白菜,那是它首度借展出去 ,當時即引起爭議,識者認為這鎮院國寶絕不應該借出。翠玉白菜回院之後,故宮義工間即傳出發現已遭毀損,並對國寶抱屈。

 

故宮緊張 後查出早受損

 

故宮器物處長嵇若昕被記者詢問時,坦承翠玉白菜確遭毀損,但,不是南下借展時毀損的,而是四十年前即已毀損。嵇若昕拿出81年的公文證實,當時的器物處長無意間發現,翠玉白菜葉菜頂端的螽斯,長鬚之一斷了一小節,非常緊張,擔心國寶在自己手中出了差錯。結果經核對歷年的照片,才發現早在55年的照片,就有這個傷缺,但是如何造成的,原因不明。

 

是翠玉白菜斷鬚的事,很多老故宮人都聞所未聞,聽後也大感吃驚。

 

白菜超人氣 排行榜第1

 

翠玉白菜一直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超人氣明星,是國中小學生國寶排行榜的第一名,跟肉形石一樣「全年無休」,故宮不敢隨意換展品,即使國外也有大博物館想借展,故宮也都回絕。許多國內外遊客一進故宮,就先問翠玉白菜放在哪裡,一定要看過翠玉白菜才覺得不虛此行。

 

翠玉白菜一體成型,深受喜愛,在翠綠的菜葉上有兩隻昆蟲,體型較大的、伸長著後腳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隻的則是蝗蟲。仔細看螽斯頭上延伸出來的兩根鬚鬚,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若從左側仔細看,確可發現左邊的一根鬚從頭部處缺損了一公分左右,但長鬚後半段仍附在菜葉上。

 

翠玉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宮的陳設器,相傳為光緒的妃子瑾妃的嫁妝之一。白菜寓意清白純潔,翠綠葉片上雕塑兩隻象徵多產的螽斯,祈願能多子多孫。玉雕師運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澤分佈,琢碾出一棵鮮活欲滴的白菜。

 

-----------------------------------------------------------------------------

故宮的網站:http://www.npm.gov.tw/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catno=16&docno=267&pageno=2&fp=tru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想飛的蘇珊 的頭像
    想飛的蘇珊

    如果這裡是峇里島的發呆亭

    想飛的蘇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