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在電視上偶而看到介紹台南肉燥飯有多美味,身為台南人,卻從未光顧那些美食節目的店家!?
其實也不奇怪,每個台南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美食地圖,美食,其實很主觀,因為成長的記憶、環境孕育而生,而美食節目只是擷取了部分人的意見,所以,大概只能讓觀光客按圖索驥,想要說服每個在地人,很難
所以心血來潮,想要來巡禮一下這些知名店家,是不是真的名符其實
中午先來到阿和肉燥飯...
騎樓下的空間,簡單的桌椅,那種有點陳舊的特別氛圍,不用填單,直接跟老闆點餐,態度相當殷勤,歐巴桑也很好禮,整個很有台南味
主角肉燥飯,口味是屬於台南甜,鹹度較低,雖然看來油膩,但是和香菜一起扮入飯中倒是意外的清爽順口,醃漬的黃蘿蔔和肉燥相當對味,若說那肉燥還有一點油膩,也都被黃蘿蔔給消解了
配角筍干是意外的驚喜,雖然和肉皮一起滷,卻是微酸清爽,就像是為了烘托肉燥飯而生一般的相配,炒高麗菜四平八穩,除了涼掉的小缺點,倒也沒其他的可挑剔,至於魚肚湯,魚只要新鮮就好吃,薑絲入湯,可以去魚腥更能提味,不過因為價格較高,下次可能會選擇魚皮或是魚丸湯試試,重點是,湯可以續!對於很愛喝湯的我,好感度加倍!這是一家會想要再度光臨的小店!
我實在無法想像在台南,湯不能續會是什麼樣的狀況,吃乾麵時清湯可以無限暢飲,喝魚湯可以免費加湯,連貴松松的牛肉湯,我都至少續三輪,這大概是台南人獨特的模式,所以某家擔仔麵竟然不給加湯這件事情讓我始終耿耿於懷,以致於再也沒踏進去那家店半步
感覺很不錯的嘗鮮經驗,所以晚餐繼續巡禮第二家,國榮肉燥飯
看著地址找啊找,原來,那就是我曾經說過想要試試看的店,位於開山路、府連路、大同路的交界處,每次都是去吃東北酸菜鍋經過,聞到香噴噴的肉燥總想要停下腳步品嚐,但卻因為肚子被酸菜鍋填滿而一直沒有實現,所以當最後發現是這個店家,心裡倒有幾分期待
鐵皮搭建的開放式店面,可能不太建議大夏天來,但今天上午一陣大雨又是晚上才光臨,倒是十分涼爽
國榮的肉燥飯分大中小三種Size,中碗大約比阿和的小碗少一點點,價格一樣20元,但抱著嘗鮮心態所以只點了小碗
第一時間覺得國榮肉燥飯比較鹹,但仔細分辨還是可以吃出滷汁用了冰糖調味,又甜又鹹,真的就看每個人的接受度如何,至於魚腸,偏乾偏硬,我老木說,我煎的還比較好吃,燙青菜一份20元比阿和便宜,但份量似乎也少了點,魚皮湯嘛...還過的去,但我沒有續湯的意願。
綜合評價,還過的去,價格親民,是可以吃飽的地方,因為老闆娘臉有點臭,所以要扣一分
一天連吃了兩家肉燥飯,雖然風格各異,但這種簡單的美食卻有精緻度的細微差別,其實看似簡單的食物,越能顯露出料理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