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開啦!你們看不懂!” 這是據說在Y!電影上某位網友對於這則新聞的留言...
不得不承認,這句話看似平淡,其實有梗到不行,稍加思索更可感受其中蘊含的深意
賽德克‧巴萊,9/9上映,到威尼斯參展播放的也是精華濃縮版,而能夠在威尼斯看到的人本就不是多數,那我就好奇了,請問,現在網路上批評的這些人
你,看過這部電影了嗎?如果沒看過,你,憑什麼批評?
憑少數記者的新聞稿?憑五分鐘的預告?還是憑你自己想像出來的情節?
沒看過完整版,沒有瞭解賽德克族的文化精神,意思就是,你根本不懂這部電影的精髓,不,甚至連皮毛都不懂,然後說這部電影是,庸常、冷場、花而不實?
還有,台灣土著這個用語,我非常非常的不能接受,甚至是憤怒了
原住民雖然愛喝酒了點,但是原住民可是我們的國寶,他們的天籟之音讓台灣的樂壇從來都不寂寞,他們的絕佳運動天分讓台灣的體壇好手輩出,而他們的敬天法祖、樂天知命讓過度都市化的台灣還保有一絲自然原始的氣息
稱別人是土著,太低劣,太自以為是,原住民比任何人都更早居住在台灣,請尊重曾經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過度膨脹自己並貶低他人,只是暴露自己的無知罷了
五分鐘的預告,展現了賽德克對於靈魂的重視,勇士有驕傲的熱血,婦女有走上彩虹橋的勇氣,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可以失去身體,但不能失去靈魂,是多麼令人動容的豪氣干雲
如果真的不懂,可以默默的走開,在尚未看到完整劇情就這麼多話,不會讓別人重視你的理論,只有讓自己更丟臉而已
===========================================================
《賽德克‧巴萊》紅火 大陸喝倒彩
在台灣面紙不夠拭淚的《賽德克.巴萊》電影,在大陸卻遇不到知音。綜觀陸媒報導,不僅外國影評評價低,大陸影評還評論該片戰爭戲太密集,文戲偏弱;真令人搞不清這些評論是「政治正確」,還是不懂魏導的「瞭解、和解、解構」深意。
較之台灣的唱和聲,陸媒對此片評價幾乎一面倒。上海《青年報》稱,威尼斯各界媒體記者對此「華語電影」給出低分。報導引《殺戮》電影對比,批評導演鏡頭中,在表現支撐部落居民精神力量上,卻最輕描淡寫,能促使臥薪嚐膽卅年之久,最終得以殊死一搏求得靈魂平靜歸去的精神力量,並「不僅僅是兩條彩虹就能解決,何況電影裡這兩條彩虹的出現還是如此粗糙不堪。」
港媒「鳳凰網」則在影評提到,大量殺戮場面與對日本人的過度仇視,使《賽》片陷入民族主義,淪為庸常之作。另如《新聞晨報》標題是「賽德克巴萊遭冷場,嗜殺不能成就一部史詩片。」《新浪》娛樂網標題是,「華而不實的偽史詩片。」《青年報》標題則為「賽德克.巴萊大倒熱灶。」
大陸網友雖未見《賽》片,評論倒不少。「天涯」論壇發了篇文章,標題聳動:「台灣土著們別鬧了,看看大陸對《賽德克.巴萊》的真實評價」。文章說,「一部電影鬧成這樣,上次 楊淑 君也是一樣,台灣人的這種行為真令人討厭!」問題是《賽德克》都還未正式上映,怎大家好像全是魏導,對劇情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