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你,台灣的料理,是什麼樣的菜色,台灣的滋味,是什麼樣的味道?
週六的下午,當葉怡蘭老師這樣的問大家的時候,我的腦中浮現的是,臭豆腐...
外國人覺得噁心到不行的東西,怎麼會是台灣的代表?不知道,大概就是因為外國人覺得噁心,所以肯定會印象深刻...XD
不要開玩笑,正經正經...
而台灣的滋味,到底是什麼滋味?
葉怡蘭老師給了一個很棒的想法...
這幾年的大家過的很不平靜,食安、空難、氣爆,有的沒的,大家,都很辛苦,心情都很糟,才忽然發現台灣一切的美好與繁華是建立在非常虛空的基礎上,原來一切,都是空
很多人大概也一直在想,我也摸不透,台灣,怎麼了?我們,怎麼了?
好像過去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黃金時代迅速的消失,科學園區裡的開雙B的科技新貴只是遠古傳說,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突然都成了虛幻,有誰會想到,橄欖油裡沒有橄欖,米粉沒有米,雞蛋布丁裡沒雞蛋,吃了一輩子的紅包裝肉燥麵,只是肉燥"風味"麵
生意人太聰明,聰明到讓"整個台灣都是我的化工廠",可是不對,大家都覺得這樣不對,卻又放任奸商繼續賺進大把鈔票,繼續危害大家的健康,當讚嘆著冰淇淋很好吃時,有沒有曾經想過,到底是加了什麼變的這麼好吃?如果是真材實料,真的產地直送,這個價格,夠成本嗎?
我們只在意打卡拍照上傳,告訴大家吃了排隊美食的小確幸,卻忘了低下頭看看,當撥開一切華麗的表象後什麼都是空,唯有雙腳穩穩踩住的土地才是真實的
而大長今裡頭說的"做食物者的誠意"消失了,只剩下醜陋的利益追逐,台東的阿嬤心疼出外人長途搭車的辛勞而做的飯包能行銷到全省各地,能賺進大把銀子,但相信我,二十年前我在當地所吃到的美味,那種絕不留一粒米的感動,二十年後已經不見了,對我而言,那不過就是一個連鎖的便當店罷了
但融合各方英雄豪傑的台灣,不該是這樣的,因為台灣的滋味,該是原味
最棒的烹調方法,就是原味,白切肉、白斬雞,是我們在平凡不過的家常菜,但若不是台灣的物產豐饒,食材新鮮,能及時送達市場供貨,白切肉,能吃嗎?不新鮮豬肉的癬味,只有清燙,那根本令人難以下嚥,不敢恭維
台灣的料理不講究花而不實的工法,那種沒事把豆腐切成髮絲一般細再去燴簡直無聊透頂,何不花更多的時間讓一塊板豆腐變的更加純粹美味,豆腐最棒的吃法,不就是切塊沾上一點"真的是醬油的醬油",純與醇的香濃豆香互相交融就是夏天最佳的菜餚;牛肉最棒的吃法,不就是新鮮薄片沖上滾燙的牛大骨湯,半生熟的軟嫩適中,不經燒烤煎煮調味,就只是純粹牛肉香味;還記得我前幾週在肉燥飯巡禮時的感想,魚只要新鮮,加點薑絲煮清湯就很好吃
純粹,原味,台灣味
但台灣也不是沒有奢華料理,也不是只有白切肉這個一招半式,葉老師用大巧不工來貼切的形容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過兒靠著這招即使少了一隻手臂依舊縱橫江湖,台南的阿舍菜,走的正是低調奢華風,看過電影總舖師應該會對"布袋雞"、"通心鰻"這些料理有印象,費工的把一隻雞渾身骨頭扒光、把鰻魚中間的骨頭抽出再塞進許多很棒的食材,就連看起來沒什麼的清燙牛肉湯,可曾想過,那碗滾燙的牛骨湯要用多少的心思與時間去熬煮?
估摸著我該是整場演講聽的點頭如擣蒜,特別是葉老師提到肉燥飯跟米其林美食一樣的好吃時更有一種深得我心的暢快,好吃的肉燥飯絕對也是大巧不工的精神展現啊!那塊肉要選哪個部分,那個肉丁要切怎樣的大小,糖與醬油的比例要如何調配,熬煮的時間如何拿捏,還有如何煮出一碗軟硬適中的白米飯來搭配,都是功夫啊!都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成就的功夫!別忘了大長今裡,決定最高尚宮的關鍵競賽竟然是煮飯!就知道越是簡單的料理,烹煮起來越是不簡單,而且,一碗肉燥飯只要20元,輕輕鬆鬆就能大快朵頤
聽了很多演講,幾乎沒有在Q&A時間發問過
這次破了例...
因為我對於幾年前曾經聽過另一位美食作家對於台南小吃的評論相當的不解與不服氣,那位知名作家認為台南小吃上不了檯面、走不出去,環境總是髒髒舊舊,碗盤總用那個陳年到有破損的古物,應該效法京都走精緻化路線才能將台南小吃推上國際
我沒那麼聰明,我沒有寫了很多暢銷書,所以,即使我真的很不喜歡、不接受原本市場裡的小攤子瞬間變成漂亮店面,我想,可能我是考慮不足的,我不夠識大體,為了觀光行銷,台南人,該做出犧牲
很慶幸我舉手了、發問了...
台南小吃根本不該為了觀光客而改變,不該為了觀光客改變了台南甜,不該為了觀光客修正原本賣完就收的堅持,不該為了觀光客從很有人情味的小攤位變成富麗堂皇大飯店,因為一旦喪失本我,原本吸引大家前來的價值就此消失,觀光客,自然也就不再踏足台南
傲驕的台南人,真的只有台南人才懂,謝謝葉老師,解了我這幾年那一點小小的悶,可以繼續傲驕下去的大聲說,我們就是這樣!台南菜就是甜!台南最好的小吃就是在悶熱的菜市場裡、在熱鬧的廟口和路邊攤,但這個帶著甜的特殊滋味,就是養育我長大成人的滋味,這就是,台南的滋味!
歡迎大家來台南,但請用台南的步調與文化來體驗台南的美好,除非趕時間,盡量,就別台南小吃一日大挑戰吧!
- Aug 11 Mon 2014 00:03
[講座]葉怡蘭_勾勒,台灣滋味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